沉默在尖叫
——柴静《看见》
在柴静《看见》一书里面,有一章节名为<沉默在尖叫>。讲的是柴静对于家暴受害者的采访,三个忍受着家庭暴力的女人安华、小豆和Kim的内心挣扎。
安华,小豆长期来,一直默默地忍受着丈夫的家暴,最后在沉默中爆发,结束了丈夫的生命,选择了这种极端的方式,停止了这种对心身的侵害,用自由换取解脱。安华选择用连刺27刀结束了丈夫的生命,这是她第一次反抗,同样也是最后一次,最后被判处死缓;小豆用铁棍打在丈夫脑袋上,直接致命,最后被判处死缓,但她始终不相信他死了,因为这种噩梦般的恐惧依旧久久未散;“Crazy English”创始人李阳的妻子Kim,同样长期忍受着家庭暴力。一个倡导感恩父母,感恩一切的公益人物在风光的背后,有着不为人知的“大男子主义”。最终,Kim选择离婚结束这种束缚。
家庭暴力,这是一个让我们有所耳闻却又从来为认真关注过的一个词。中国立法关于对家庭暴力的预防和惩治几近少之又少。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一个小单元,打开那一道门,传达给我们的除了家的温馨和幸福外,或许还有恐惧和暴力,她们在丈夫的暴虐行为下无处求救,默默忍受。这是一种绝望的沉默,失声尖叫。
“男人不能打女人,但老公可以打老婆”的思想主导控制着常人思维;“家丑不可外扬”的家庭隐私让弱者耻于表达宣泄;家庭保护中不够健全的法制让弱者无处求援。我想,除了无措,除了羞辱让弱者无法站出来宣泄自己的,或许还有眷念,Kim对李阳,对家的眷恋和抱存的最后一丝希望,也有恐惧与害怕,安华与小豆的惊慌和失措,对未来的绝望,我们很难想象。她们不仅承受着身体上的损伤,对她们心灵上的巨大创伤才是最难以弥补。
<沉默在尖叫>值得我们反思。家暴很长一段时间被视为家事,外人也不好插手去管,我们对于家庭暴力的界定是否清晰是否存在疑问,对于那些因为造成另一方的心灵创伤的极端行为是否定义为家暴?就是说除了肉体的受伤,精神上的虐待算不算家暴?(精神的虐待通常都是施害者突发的失控情绪造成的。)怎么根据家暴的级别加以处罚也是含糊不清。最后,我们应清楚了解的是:家暴对于一个家庭的危害是巨大的,其作用于父母和子女、丈夫和妻子相互之间。沉默在尖叫,这种尖叫的威力不容小觑,它或许会在你生命的白纸上狠狠地裁上一刀。请你不要轻视它,踩碎它,揉烂它。请抚平它,粘好它,或是把这受伤的部分勇敢撕掉,我相信,只要愿意,即使是残缺的纸张也能折出一朵美丽的小花。